青年律师分享如何度过在校四年2022年08月29日 17:18

法学新生们的大学生活即将拉开序幕

面对这趟未知的旅程

你们的心中有憧憬与喜悦

也有迷茫和焦虑

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

本期法学报考生看过来系列

广东青年律师带着满满的干货

与大家分享

 

陈伟国

广东百润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wps1.png

各位报考法学的小伙伴好!有幸让我给即将迈入大学学习法律的小伙伴们分享大学的经验,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在中国政法大学的青春岁月,有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第一,一定要利用好大学的图书馆,广泛涉猎包括法学书籍在内的各种图书。网络上有句话:专业选得好,天天是高考。既然各位选择了法律,那么就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因为法律的更新决定着法律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我认为,法学生应当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去研读自己想看的书籍,因为当你毕业之后,你会发现你可能再也无法像在大学时那样拥有那么多时间无忧无虑、了无牵挂地读书,也会发现再也找不到像大学图书馆那样蕴藏着各种知识宝藏的图书馆了。所以,建议你们真的要多泡图书馆,尤其要多看经典著作,要多读书,好读书,爱读书,善读书。

第二,多听讲座。大学不像中学,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很多人除了通过多读书学习知识之外,很大程度是靠听不同的讲座获取新的知识。我在大学的时候,听过江平、陈光中、张晋藩、田文昌、德沃金等名家的讲座,每一次都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建议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讲座的内容以及主讲人等去选择讲座,多听讲座,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第三,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辩论,但一定要保持理性的思维和心态。我认为,法律是一门“折磨”人的学科,因为法律经常没有标准答案,甚至可能没有答案,当你们以后从事律师、法官等职业时就会发现,同样的法条、同样的案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观点可能会在交流与辩论中变得明白。所以,建议各位可以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辩论,不是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无论自己对错,都让自己在激烈的头脑风暴中获得启发与收获。当然,一定要保持理性的思维和心态,切莫伤害感情。

第四,多交一些一辈子毋相忘的好朋友。好朋友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重要的财富。在四年大学时间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在大学的时候,他们是我生活、学习的榜样;在毕业之后,他们也给我在工作上提供过许多指导、建议。所以,各位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有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为,这些好朋友可以与你们一起进步。

大学四年不仅让我收获了生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母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以及“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的誓词至今仍不断鞭策着我前进,时刻启示着我作为法律人的初心。

希望你们以后也可以成为这样的法律人!


戴飞龙

广东法申律师事务所律师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wps2.png

去年6月,回到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参加主题为“十年归来仍少年”的毕业十周年聚会,我们一行中年人士漫步于大学校园看到行色匆匆、青春洋溢的学生,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我们相视一笑,也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他们。都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我想换个说法也有合理之处:充实的大学受益一生,虚度的大学用一生来弥补。很想向十年前的自己提几句忠告,作为法律工作者,自知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那借此文向在读法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想法,也算是了了一桩小心事。

想法一:接受没有标准答案

回想大学时期的法学学习,最颠覆我认知的是没有标准答案。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在我的认知里万事万物非黑即白,对错分明;但是进入大学后,学术思想派系百家争鸣,经验主义、唯理主义各自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每门学科都蕴含着各种学说,谁是谁非难以甄别,只有将通说作为救命的稻草,否则接触了一大堆相互矛盾的理论,又不具备兼容并蓄的能力,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何以服人?难分对错,很是折磨。

直到毕业十年以后,在法律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爬滚打,才意识到没有标准答案的学习是大学赠予我最宝贵的礼物。万事万物从来都不止一面,以不同的视角审视总会有不同的看法,价值取向不同,得出的结论天壤之别。接受没有标准答案,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课堂上能“深入”理解法律的深邃,在工作中就能“浅出”,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想法二:学习是重中之重

法学博大精深,凝聚了千百年来政治、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智慧,法学学习要有成效,必须倾注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习得要领。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一句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课堂教授云集,尽管自己天资一般不得精髓,学到皮毛也大有裨益。法学学习,短短四年,能有名师近距离指点,能系统进行理论学习,能有无数的优秀书籍,都是毕业以后难得的机会;而且法学学习讲究的是水滴石穿,每一次阅读,每一个课堂,看似无关紧要,实已酝酿能量,“石穿”之日便是学成之时。

最后,恭喜法学生,你们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难走的路往往精彩,最美风景在险峰,希望诸位能早日看到最美的理性光辉,与诸君共勉!


赖建东

广东宋氏律师事务所律师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学士

吉林大学法学硕士 

 wps3.png

时间过得很快,2013年本科毕业,2016年硕士毕业,我已经在律师圈内“混迹”了六七年,也已经习惯了比较快的工作节奏和不小的工作压力。当年那段青春年少、天真无忧的学生时代,让我难以忘怀,心生向往。

一路走来,我发现,命运在诸多偶然因素影响下,走了一条必然的路。其中偶然的因素,就是点点滴滴的付出。过往看似盲目的努力,看似犹豫或者决绝的选择,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人生走向。

大学期间,我去了广东省某市人民检察院实习,那段经历给了我非常珍贵的体验。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检察院批捕部门、公诉部门的工作内容,了解了检察官的日常工作状态,为日后择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

实习期间,我和指导检察官参加了一次死刑执行临场监督,包括提审、审判、押送、执行等全部过程。此次经历,让我非常震撼。国家公权力机关维护社会秩序,为被害人主持正义,但这些被指控犯罪、被羁押失去自由、可能面临被剥夺生命的人,也需要辩护律师的法律帮助。公权力的规范运作也需要辩护律师的监督。现在回想起来,这次实习让我萌生了从事刑辩行业的想法。实习对法学生而言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

大学的生活过得平淡而惬意,但大学三年级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除了上大课、去图书馆看看杂书、参加社团活动之外,大学或许应该有另外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认真的学习态度。2012年的某一天夜里,我默默地做了一个决定:考研,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于是,我开始了一路向北的旅程。

2013年3月,复试结果出来,我以笔试、复试成绩均列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录取。就这样,我开始了平静而充实的研究生生涯。在张文显老师和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众多优秀、敬业的老师们的指导下,我顺利毕业,而且收获非常多。考研,是我非常正确的选择;读研,让我对法学专业、法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都有了长足进步。

人生本就如此,在岁月的洗礼中,我们都会不断前行,这是人生旅程的宿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个人,我们能做的,无非脚踏实地,在适当的年纪做恰当的事情。

 

张东煜

广东粤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深圳大学法律硕士

 wps4.jpg

又是一年开学时,不禁回想起在法学院求学的时光,一些感受油然而生,借此机会作分享。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对苦尽甘来的学习感触颇深。与本科阶段注重课程讲授的“被动学习”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侧重自身的“主动汲取、努力输出”。虽然老师讲授的课程是学业的基础,但要想进一步提升研学水平,关键在于课程之外的主动学习活动,如多参加学术会议,留意学者、法官、律师等法律人在思考什么课题,他们又是如何构思、写作的,自己也要多尝试输出写作,并与老师多交流,验证知识的吸收情况,纠偏思维的误区后再去阅读与写作,如此循环往复。可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甚至可能会比较艰苦。

努力学习是必要的,但闭门造车的独自苦读不可取,要想学有所成,往往需要良师点拨。在读书、写作受阻时,我会厚着脸皮不时请教老师,感谢法学院严格又亲切的老师们,不仅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还让我有机会参与学术会议活动,见识到法律大咖的风采,更让我在不断的读书交流与学习分享中,锻炼了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最后很荣幸,我的论文答辩得到专家们一致认可的优秀评价。可以说唯有辛苦耕耘学习,并有严师指点帮助,方得成果之甘甜。 

临近开学,我有两个小小的建议,给予法学新生的你:一是多读不同学科的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实施法律时需要考虑的不止法律问题,所以除阅读法律书籍之外,可以尝试多读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加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法律的问题;二是多参加校园活动。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地多参加学科活动(如辩论比赛、学术会议、模拟法庭等)与其他活动(如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活动、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身能力,还能扩宽交际面,从而有更多的机会结识到良师益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即将开启书山学海的新征途之际,希望以上的体会与建议,能对法学新生的你有些许启发、帮助,同时相信在大学里只要你认真度过、必将有所收获!

祝不负韶华、学有所成。

 

供稿 | 省律协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文化与宣传表彰工作委员会

整理 | 陈杰文、徐楚雯

编辑、排版 | 晓玲

校对 | 宣传部